- 深圳A股上市公司预报年报出炉:超六成公司预喜 新能源产业表现抢眼 Wind数据显示,A股共有405家深圳上市公司,截至2月2日,共有231家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业绩预警,60.6%的公司预喜,其中69家预增(包含预增、略增),2家续盈,90家亏损(包含首亏、续亏),22家扭亏为盈。...
- 沪指探底回升收跌0.68% 北向资金净卖出42.46亿元 沪指探底回升收跌0.68% 北向资金净卖出42.46亿元,2月3日,上证指数下探回升收盘报3263.41点,下跌0.68%;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63%和0.85%。...
- 3日北向资金净卖出42.46亿元 终结连续17日净买入 Wind数据显示,北向资金今日风向转换,盘中呈单边流出走势,盘中一度净卖出超60亿元,尾盘略有回流,全天净卖出42.46亿元,终结连续17日净买入;其中沪股通全天单边净卖出43.32亿元,深股通尾盘回流,日内净买入0.86亿元。...
- 理士国际尾盘持续上涨 股价创10年半来新高 理士国际(00842.HK)午后涨超8%,截至发稿时,其股价涨7.18%,报2.24港元,创逾10年半以来新高。...
- A股三大指数午后跌幅收窄,北向资金净流出逾42亿元 A股2月3日集体低开之后,早盘低开低走,沪指在午市收盘前更是完整回补了1月20日向上的跳空缺口,三大指数均一度跌超1%。午后两市震荡回升,跌幅收窄,北向资金净流出额大幅减少,但沪指还是失守5日线。...
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 四季度经济延续回升态势可期
【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 四季度经济延续回升态势可期】距离2022年收官仅剩不到两个月,如何更快地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活力,从而为全年的增长跑好“最后一棒”显得尤为重要。(证券日报)
距离2022年收官仅剩不到两个月,如何更快地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活力,从而为全年的增长跑好“最后一棒”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以来,经济发展得到了出口、基建和制造业投资的支撑。内需方面,随着稳经济促消费政策推进落实,我国消费市场总体延续增长态势。但不可否认,零售、餐饮、旅游等行业的经营仍面临不小压力,消费信心也亟待进一步加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在近几年数实融合的大背景下,“双11”购物节早已不是一场简单的促销活动,而是成为实体产业升级并扩宽销售通路的助推器。
可以看到,促消费政策正在接续发力。各地频频出台促消费举措,加快推动消费市场回暖。比如,鼓励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加大汽车消费补贴、发放新一轮消费券等。
对于旅游、住宿、餐饮等接触性行业的促消费政策也在紧锣密鼓地推出。11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起草了《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在线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用好财政奖补、项目投资、消费促进、政务服务等措施手段,支持在线旅游企业参与文化和旅游消费券发放等促销活动。
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正在不断增强市场主体信心。笔者认为,通过适当扩大消费券发放规模、针对消费者发放现金消费补贴等方式,能够直接刺激消费需求,对拉动消费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笔者近日与一位从事投影仪行业的人士交流了解到,其在电商平台摸清了消费者喜好,通过平台的反向定制使公司投影仪销量得到大幅回升,消费者们也买到了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这也意味着,实体产业在供给侧要更加注重锻造自己的能力,走在消费者前面,为消费者创造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体验。要知道,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持续升级的消费需求推动了供给侧加速变革,而更多适销对路的商品也能促进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
相信在各项政策举措全面落地、充分显效后,消费潜力将会被迅速激发,从而对扩大内需、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