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鼠标一点,客户“拜拜”!高科技骗术乍现私募销售市场 南方一家私募机构工作人员汪先生(化名)日前就遭遇了这样一个事儿。仅仅是为了审核一位新客户的资质,他手头服务的客户差点全部被“拐跑”...
- 港股低开,科技股普跌,百度逆市涨超3% 3月20日周一,随着瑞银收购瑞信,各国央行联手提升美元流动性,中国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重磅利好落地,市场情绪高涨,惟港股市场低开,截至发稿,恒指跌1.52%,恒生科技指数跌1.22%...
- 国君:2023年是中国新一轮科技周期的起点 按照三大需求的分析框架,市场自然将关注点放在消费和地产这两个处于绝对底部的经济分项,其实更多的是对其修复空间寄予一定的期待...
- 中国华融公告2022年预亏276亿元;荣盛发展暂停支付两只美元债 荣盛发展表示,公司继续致力于公平对待所有海外债权人,并预计将暂停支付上述两笔票据的款项,包括将于2023年3月到期的本金和利息,以保留资源并为所有海外债权人提供公平和公正的待遇...
- 特朗普要被逮捕?今日最后一位证人作证 陪审团将投票表决 上周六,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布惊人预测,称其可能在本周二被逮捕...
“鱼跃医疗”因哄抬血氧仪价格被罚:趁疫打劫,就该付出代价!
时间:2023-02-03 14:07:47
来源:新浪网
半月谈评论员 丁静
因哄抬血氧仪价格,江苏鱼跃医疗(31.020,-0.09,-0.29%)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被罚款270万元。市场监管总局1日公布第五批查处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违法典型案例,一批哄抬价格、使用过期医用防护口罩、擅自生产“医用防护服”的企业和机构被曝光。政府监管部门果断“亮剑”,回应了公众的普遍关切,也向市场发出强烈信号:非常时期,更须恪守法度;趁疫打劫,就该付出代价!
医疗器材、药品不是普通商品,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由于感染人数激增,医疗资源高度紧缺。就在这种特殊当口,一些无良企业置法律法规和商业伦理不顾,推动相关商品市场价格过快、过高上涨。有消费者反映,自己下单的商品被“停运”“召回”,再次下单时已数倍涨价。
这种见利忘义、坐地起价的行为,导致特殊时期“缺医少药”问题更加严重,不仅扰乱市场价格秩序,让消费者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也引发公众极大不满,妨害疫情防控大局。对此类行为,必须依法出招、严格惩治,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不能对肇事企业“罚酒三杯”了事,惩罚措施要让其喊疼、长记性,让社会切实感受到监管成效。
当前,疫情防控政策已经调整为“乙类乙管”,未来一段时间,保障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的供应仍然非常重要。在这个非常时期,重拳打击趁疫打劫行为,让违法者付出相应代价,才能把这股歪风掐灭在苗头里,还市场以明朗预期,从而更好地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