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冠财经网

存货占总资产一半以上 增鑫科技冲刺IPO

Befrom: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1-08 14:43:51

正邦集团旗下又一家子公司江西增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增鑫科技)在2022年7月披露了拟上市深交所的招股书(申报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是一家生猪养殖行业的上游设备提供商。

  尽管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但主要因为“发出商品”的账面余额较大,增鑫科技的存货在2021年末占据了公司总资产的一半以上。不过,增鑫科技未在其招股书中披露“发出商品”的库龄情况。

  正邦科技子公司入股

  增鑫科技主要从事生猪养殖专用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是国内规模较大的生猪养殖设备提供商。

  与多数同行业可比公司类似,增鑫科技也与下游养猪企业存在一定“捆绑”情况。早在2011年,增鑫科技就迎来了正邦科技(SZ002157,股价4.02元,市值127.88亿元)全资子公司江西正邦养殖有限公司的投资。目前,正邦科技的控股股东正邦集团有限公司、正邦养殖分别持有增鑫科技15.33%和13.94%的股份。

  增鑫科技同时也与正邦科技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2019年至2021年各年度,增鑫科技向正邦科技及其子公司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54亿元、1.47亿元和0.53亿元,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4.82%、15.89%和6.14%。

  此外,2019年至2021年各年度末,增鑫科技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的账面余额之和分别为0.94亿元、1.59亿元和2.26亿元,占当期期末总资产的16.31%、14.80%和21.21%,这一比例在2021年尤其上升较快。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增鑫科技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末,增鑫科技对第三大应收账款客户傲农生物(SH603363,股价13.71元,市值119.50亿元)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456.10万元,坏账准备余额93.54万元。傲农生物的2021年年报则显示,其在2021年末对增鑫科技拥有1840.99万元的账龄超过1年的应付账款。

  在增鑫科技2020年末对傲农生物的应收账款余额和坏账准备余额分别仅有1456.10万元和93.54万元的情况下,如何在2021年末会让傲农生物形成对增鑫科技1840.99万元的账龄超过1年的应付账款呢?

  2022年10月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增鑫科技发去采访函,并随后致电增鑫科技,但电话未能接通,截至发稿时间也未收到采访回复。

  近年各期末存货上升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各年度末,增鑫科技存货的账面余额分别为2.38亿元、4.59亿元和6.09亿元,分别占公司总资产的 41.32%、42.65%和57.08%。

  具体来看,2019年至2021年各年度末,增鑫科技“发出商品”的账面余额分别约为1.70亿元、3.17亿元和4.70亿元,占各期末存货账面余额的比例分别为71.30%、69.14%和77.21%,是存货的主要大头所在。增鑫科技对此解释称,主要由于附安装义务的销售模式下,公司的生猪养殖设备运送到客户猪场后需要经过安装验收后确认收入,而设备的安装验收与养猪场的整体建设进度相关。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至2021年各年度,增鑫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6.20亿元、9.27亿元和8.70亿元。在生猪价格下降导致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的情况下,增鑫科技在2021年末的发出商品余额却同比上升了48.14%。

  公司在解释2021年存货周转率下降的原因时提到:2021年末猪肉市场价格下行,下游猪场建设项目整体放缓,导致期末发出商品规模较年初上升较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作为增鑫科技同行业可比公司的青岛大牧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牧人)目前也正在进行IPO.从存货的库龄情况来看,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大牧人的“未完工项目成本”账面余额为12.55亿元,其中库龄在“1年以内”“1~2年”和“2年以上”的账面余额分别为10.69亿元、1.63亿元和0.22亿元,相当于有0.22亿元的项目在2年多后仍未完工。

  以主动偏股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的重仓股作为研究样本。海通证券表示,从整体仓位看,公募基金小幅减持港股,截至22Q3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股中港股持股市值占比为7.2%,相较22Q2环比小幅下降0.8个百分点。考虑到主动偏股型基金22Q3整体仓位为81.8%,当前基金投资港股的仓位仅为5.5%,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从持股集中度看,22Q3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股中前10大/前20大重仓股市值占比分别为60.7%/75.8%,相较22Q2环比上升1.9/1.0个百分点,持仓集中度小幅提高。

  不过从调仓方向来看,海通证券认为,从基金的配置结构变化也可以看出三季度基金对港股的投资较为审慎。从大类行业角度看,22Q3基金加仓港股能源材料和消费,减仓港股科技、制造和金融地产。从细分行业角度看,22Q3基金主要加仓港股食品饮料、煤炭和石油石化,主要减仓港股传媒、汽车和电子。

  从个股角度看,海通证券分析,22Q3基金重点加仓的个股具有央国企和高股息特征。其中央企持股市值占比环比大幅提升6.2个百分点,剔除股价影响后的增持幅度为2.9个百分点,同时大幅减持港股民企,民企持股市值占比环比下降7.7个百分点,剔除股价影响后的减持幅度为4.4个百分点。如果看22Q3基金加仓前20名公司,其中央企数量为9家,占比将近一半,央企和地方国企合计为12家,占比达到60%,而民企仅有4家;同时,减仓前20名公司多为民企,为11家,占比55%。

  另外,22Q3港股主要加仓股息率在5%以上的公司,其中股息率在10%-20%的公司持股市值占比环比提升1.4个百分点,剔除股价影响后的增持幅度达到0.9个百分点。在22Q3基金加仓的前20名港股中,中国海洋石油和兖矿能源是加仓幅度较大的高股息个股,两家公司近12个月的股息率分别为20.1%、10.6%。

多家机构发声看好

  随着南向资金的持续净流入,多家机构也在近期发声看好港股市场。和谐汇一资产在公司10月报中提到,在11月份将密切关注港股机会。他们分析,从2021年5月份开始香港基础货币的增速开始明显下滑。今年一季度香港基础货币保持适度稳定外,美联储加息缩表导致二季度开始香港基础货币大幅收缩。截至9月份,香港基础货币的同比增速仅为-8.8%,这在历史上非常罕见。

  他们对香港基础货币的变化进行了极端情况的预测。假设2023年1月份香港基础货币继续收缩,香港基础货币基本在明年1月份见底。“事实上,在新年1月基础货币会适度宽松,香港流动性拐点在边际上会出现在今年12月份,最晚大约在明年1月份。”

  星火投资首席策略投资官方磊在10月下旬的直播提到,现在已经过了港股下跌最快的时候,基本面上目前处于底部状态,后续可能出现边际改善。“港股市场有特殊性,它以港币的价格衡量人民币资产。从整个资产的价值来说,我们对后续整个人民币资产还是比较有信心。”

  其中,对于互联网企业,方磊认为,从中期来说,最大的政策冲击可能已经过去,对应的上市公司估值也降到很低,即使以公共事业角度看,估值也是很合理。与海外的企业比,这些企业的市值或者整个体量也不算特别大,还没有到天花板的状态。今年很多互联网企业经营是去收缩,整个经营也是在很保守的位置,后续可能经营往上走或者基本面往上走的概率可能会更大一点。

  结合汇率来看,如果人民币升值,人民币资产对应的港股股价也要上涨。方磊谈到,整个港股的抛压可能也接近尾声,后面一段时间可能是各方资金,尤其是海外各类机构的重要观察期。

  “目前整个港股市场已经跌到了很低的位置,应该已经包含了所有的信息,在这个位置上应该开始逐渐客观了,而不是再一味的悲观。我们认为港股长期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因此指数、股价越跌越应该乐观,而不是越跌越悲观。”

  “坦率地讲,同为参与者,我完全理解此时此刻所有港股投资者心中的苦闷与绝望,投资的本质无非是低买高卖,难道‘便宜’这个我一直坚守的最基本的信仰真的失效了吗?”仁桥资产创始人夏俊杰认为,历史上,恒指也出现过几次非常便宜的时刻,比如2008年的10月、2016年的2月,尽管下跌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回头来看,最终跨过了一个个艰难时刻。今天,又一次面临同样的考验。

  他谈到,对上市企业而言,也许最好的投资项目就是投资自己。“我们真心的建议这些企业慎重考虑一下,特别是央国企们,无论采取回购、增持还是其他形式,也许最终会收获一举多得的效果。”

  国海证券在最新的研报中重申明确看好2023年上半年的港股。“目前是港股的布局期,市场反复博弈政策。当前反弹可能持续,但也可能因为金融市场对疫情防控政策预期的反复变化而抑制持续大涨行情的出现;无论如何,经济逐渐复苏、回稳向上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该公司进一步分析,对于港股未来的走势,投资者应关注国内几个重大会议。如按惯例在12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是否有进一步的稳增长政策出台;而对于美联储政策而言,12月是否加息50bps从而出现加息强度拐点以及明年的加息终点利率有多高是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核心关注点之一。

● 本文数据及分析源自互联网,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三冠财经观点。若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 本文链接:http://www.fa036.com/zx/31.html